Feeling, Observing, Recording, Expressing…

[Notes]《预测:经济、周期与市场泡沫》-洪灝-别光看理论,得根据实际数据动起来,参与到实际的市场波动中,成为预测的一部分。

主要结合经济上的历史事件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分析投资,消费,货币政策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其中使用公式对理论知识进行剖析,能更具体了解到经济理论的产生过程。并拉长了时间维度,根据长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周期性的规律。最后,落到贫富差距加剧的底层逻辑上,通过分析不同阶层在收入、消费、投资方面的数据,以及在实际衰退和通胀下的情况,得出贫富差距产生以及社会变革的必然性。

2025-07-21 · 约 26 min · 共 12674 words · Fubos

[Notes]《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深入了解日本和美国在过去出现的经济衰退相关历史背景以及当时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并对当前世界现状提供分析建议。

美国大萧条和日本大衰退都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资产价格暴跌而致力于负债最小化所致。而在这两次经济困难当中,媒体都将零星发生的信贷紧缩夸大为经济倒退的根本原因,将公众的注意力诱导至银行部门。也就是说,在美国大萧条和日本大衰退期间,企业悄然进行自发性偿债的举动对于媒体来说没有任何新闻价值,所以也就没有被报道。对于负债沉重的企业和银行来说,它们也没有任何理由向外界透露真实情况。如此一来,虽然企业的债务偿还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但是媒体显然更愿意将矛头对准存在问题的银行部门,把银行当做造成经济衰退的最大嫌疑犯

2025-05-26 · 约 32 min · 共 15857 words · Fubos

[Notes]《腾讯传》-关于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与腾讯的前世今生

从互联网产业诞生的第一天起,中国人在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基本产品模式的发明上就不是美国同行的对手,他们从来就是一群大胆的“拿来主义者”。然而,在本土化的改造上,他们却进行了无数的应用性创新,这些微小的、细节性的、更为务实的创新让那些外国开发者望尘莫及,甚至难以找到规律。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创新属于经验和本能的范畴。

2025-05-13 · 约 17 min · 共 8428 words · Fubos

[Notes]解决方案与服务-技术咨询岗位-《一本书讲透IT售前》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售前工作岗位,对于在找实习和秋招过程中想了解解决方案与服务-技术咨询岗位的同学,有比较大的帮助,他能够帮你较为快速地了解这个岗位的目标人群技能要求,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工作中需要面对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路线。

2025-05-02 · 约 58 min · 共 28674 words · Fubos

[Tech]IM项目中的消息交互设计

在IM系统的消息交互设计中,我们支持了文件,视频,图片,语音等消息类型,并支持已发送消息的回复和跳转以及消息的点赞和点踩,用户可以艾特群成员,并弹出消息提醒对应的群成员有艾特消息。用户还可以在时间线展示的情况下查看历史消息列表,以及对消息进行撤回操作。

2025-02-17 · 约 12 min · 共 5742 words · Fubos

[Notes]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第六版)》

这本书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可以说是无出其右,并且使用了很多数据进行举例分析,能够很好地全面了解人际关系的一些理论知识和一些问题背后出现的原因,帮助我们从中更好了解自己,反思自己。

2025-02-17 · 约 52 min · 共 25641 words · Fubos

[Tech]IM项目中的消息推送设计

在实时通讯系统中,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是最重要的部分,要实现高效稳定的消息系统,需要考虑多个关键点,比如保证消息的时序性、消息可靠ACK、避免消息重复、热点群扩散风暴等。

2025-02-16 · 约 20 min · 共 9688 words · Fubos

[Notes]效率提升-《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TL;DR: 面对太多的,包括负面的信息,你必须找到一项能长久地凝聚自己注意力的活动。这样你面对众多信息时便有了轻重之别,乃至屏蔽若干信息。只是专心做一件事,全部活力畅流无阻,你会觉得轻松、自在而精力旺盛。

2025-02-16 · 约 11 min · 共 5028 words · Fubos

[Tech]IM项目中的统一线程池管理

在项目实践中,会用到很多池化的技术,比如线程池、数据库连接池、HTTP连接池等,这种池化技术的思想主要是为了减少每次获取资源的消耗,提高对资...

2025-02-13 · 约 10 min · 共 4894 words · Fubos

[Notes]塔勒布四部曲-Part4-《非对称风险》

人们憎恶的并不是那些自己承担风险的富人,他们真正憎恶的是那些身处高位却不承担风险的人,这些人并没有用身家性命参与“风险共担”,他们也不可能从他们目前的地位和财富水平上摔下来,更不可能穷困潦倒到排队领救济的地步。

2025-02-12 · 约 17 min · 共 8028 words · Fubos